狗狗不再是寵物!紐約法官裁定狗為直系親屬 動保團體讚歷史性突破

狗狗不再是寵物!紐約法官裁定狗為直系親屬 動保團體讚歷史性突破

Funny News毛孩趣聞 萌寵熱話
By Amber Teng on 31 Jul 2025

2025年6月,美國紐約布魯克林高等法院法官 Aaron D. Maslow 就一宗動物致死事件作出歷史性裁決:在特定條件下,狗可以被視為「直系親屬」而非單純財產,原告可因此提出精神賠償訴訟。這項裁定立刻引起全美關注,被動物權益團體視為重大突破,也引來法律界對其適用範圍與潛在風險的激烈討論。

狗狗不再是寵物!紐約法官裁定狗為直系親屬 動保團體讚歷史性突破Photo from Ig/@trevdeblase

案件背景:臘腸狗 Duke 的悲劇

2023年7月4日,一隻名叫 Duke 的臘腸狗由主人 Trevor DeBlase 的母親牽繩散步時,遭一輛闖紅燈的車輛撞死。當時母親差點也被捲入車底,目睹整個事故後出現嚴重精神創傷。

Trevor 與母親分別提出訴訟,要求經濟與精神損害賠償。最初,法院以「狗隻不屬於親屬」為由,駁回精神損害部分。

一隻名叫 Duke 的臘腸狗由主人 Trevor DeBlase 的母親牽繩散步時,遭一輛闖紅燈的車輛撞死。Photo from Ig/@trevdeblase

法官裁定內容:狗可視為「直系親屬」

法官 Aaron Maslow 最終裁定,在特定情境下,狗可以構成「直系親屬」定義的例外情況,允許 Trevor 的母親依據「危險區域理論」提出精神賠償申訴。

他在裁決中寫道:

「本院無法理解,為何一名深愛寵物的飼主,在目睹牠慘死於非命的情況下,不能獲得與失去家庭成員同等的法律認可。」
Maslow 強調,社會普遍早已將寵物視為家庭一員,法律應該反映此一現實,而非拘泥於過時的財產分類。

法官裁定內容:狗可視為「直系親屬」。Photo from Ig/@trevdeblase

區分責任:為何母親可以提訴,主人不行?

本案中,雖然狗的真正主人是 Trevor,但他當時並不在場。根據美國「危險區域理論」(Zone of Danger Doctrine):

只有當事人親身處於事故現場,並在物理上受到威脅與心理創傷,才具資格申請精神損害賠償。Trevor 的母親符合此條件,因此可以提出索償,而 Trevor 只能申請狗的市值(約1,500美元)與醫療費用。

只有當事人親身處於事故現場,並在物理上受到威脅與心理創傷,才具資格申請精神損害賠償。Photo from Ig/@trevdeblase

裁決限制條件:並非所有動物都適用

法官也明確表示,此裁決只適用於在「牽繩散步時被車撞死」、且飼主在場目睹事故的情況。這樣的限定用意在於:

  1. 避免無限擴張適用對象(如貓、鳥、兔等寵物)
  2. 維持制度邊界,防止情緒濫用法律資源
  3. 這不是將所有動物自動升格為法律親屬,而是一項針對性裁定。

並非所有動物都適用。Photo from Ig/@trevdeblase

社會與法律爭議:進步?還是越界?

支持者認為:

  • 寵物在家庭中的角色已不容忽視,應有情感上的法律保護。
  • 法律應隨社會發展與民意演變而調整。

反對者憂慮:

  • 「親屬地位」具法律連鎖責任,若擴大至動物,保險、侵權與訴訟制度將承受巨大壓力。
  • 此裁定屬於司法逾權,應交由立法程序處理,而非單一法官可擅自改寫法理。

此裁定屬於司法逾權,應交由立法程序處理,而非單一法官可擅自改寫法理。Photo from Ig/@trevdeblase

法律溫度也需要邊界

Duke 的離世令人惋惜,法官對情感的理解也展現司法的人性。但動物是否能被定義為「直系親屬」,牽涉的不是情感,而是法律制度的穩定性與責任邊界。

狗是否是家人?從情感上是,從法律上仍需審慎立法定義。

這項判決是突破,也是試金石。下一步,應交由社會與立法機構正式展開辯論,而非讓司法單方領跑。

圖片來源:Ig/@trevdeblase

Text:PetCity Editorial

🐱 快來follow我們的Instagram petcity.ma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