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貓咪老是搖頭抓耳?搞懂貓耳蟎的症狀、原因、處理方式 拖太久恐引發耳炎甚至感染!
貓咪總愛搖頭、抓耳朵,甚至耳朵還散發出一點異味?別緊張,這很可能是「貓耳蟎」在悄悄作亂!毛編特地為你整理出一篇超實用指南,帶你一次搞懂什麼是貓耳蟎、有哪些常見症狀、該怎麼治療和預防,還會教你分辨與其他耳部問題的差異。讓你更安心守護毛孩耳朵的健康與舒適!
Photo from Pinterest
什麼是貓耳蟎?
貓耳蟎(學名 Otodectes cynotis)是一種寄生在貓咪耳道中的微小蟲子,肉眼不容易看見,大小約只有 0.3–0.4 毫米。牠們靠吸食耳道分泌物與皮屑為生,並且非常擅長繁殖,若不及時處理,會造成耳朵劇烈不適甚至引發感染。
雖然常見於貓咪,但狗、狐狸、甚至野生動物也可能被感染。這些耳蟎最常透過直接接觸傳播,特別是多貓家庭或收容所環境,更容易快速擴散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貓耳蟎的常見症狀
感染貓耳蟎後,以下是最常見的症狀:
- 頻繁搖頭或抓耳朵
- 耳朵內有咖啡色或黑色耳垢,呈乾燥咖啡渣狀,並帶異味
- 耳朵紅腫、發炎或有損傷
- 貓咪變得煩躁或不願被摸耳朵
若出現上述「貓耳蟎症狀」,建議立即就醫檢查。獸醫可透過耳鏡或顯微鏡確認是否有耳蟎存在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為什麼會感染貓耳蟎?
- 與其他感染動物接觸(如同住貓、狗)
- 多貓或群體生活環境(如貓舍、繁殖場)
- 耳朵未定期清潔,衛生不佳
- 幼貓、年老貓或免疫力較差的貓咪
保持耳朵衛生與定期健康檢查,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如何正確治療貓耳蟎?
治療耳蟎的重點是消滅蟲體、緩解發炎與維持耳道清潔。常見治療選項包括:
- 耳蟎滴劑(局部用藥):直接滴入耳道,殺死耳蟎與卵,常見成分如 ivermectin、selamectin。
- 全身用藥(口服或皮膚點藥):例如 Revolution、Advocate 等複合型驅蟲劑。
- 耳朵清潔劑:用於清除耳垢與死蟲,輔助用藥更有效。
- 抗生素/抗發炎藥:若有中耳炎或傷口感染,獸醫可能會搭配處方藥治療。
療程需持續數週,且家中所有寵物應同時治療,以避免交叉感染或復發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貓耳蟎與其他耳病的差別在哪?
許多耳部疾病症狀類似,但病因與處理方式不同。以下幾點幫助你辨識:
- 耳蟎:咖啡渣樣耳垢、強烈搔癢、常見於多貓家庭
- 細菌感染:黃綠色耳垢、有異味、常伴隨耳朵紅腫
- 黴菌感染:白色或灰色耳垢、耳皮脫落、頭歪
- 耳朵過敏:紅腫、脫毛、清澈分泌物、季節性發作
無法明確判斷時,建議讓獸醫做詳細檢查以確保診斷正確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如何正確清潔貓咪耳朵?
耳道清潔是預防與輔助治療的重要步驟,建議流程如下:
- 準備耳朵清潔液與紗布或棉片(勿使用棉花棒)
- 滴入適量清潔液於耳道
- 輕輕按摩耳根部 20–30 秒
- 放手讓貓咪甩頭
- 用棉片擦除外部可見分泌物
健康貓建議每月清潔 1–2 次,感染或治療期間則依獸醫建議進行更頻繁清潔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貓耳蟎會傳染給人嗎?
大多數情況下,貓耳蟎不會感染人類。不過極少數情況下,人在與嚴重感染耳蟎的動物長時間接觸下,可能出現短暫性皮膚搔癢或紅疹,特別是免疫力較低者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有哪些耳蟎治療產品可以選擇?
市售治療產品分為幾種常見類型:
- 耳道滴劑:直接針對耳蟎
- 皮膚點藥:同時防止跳蚤、壁蝨與耳蟎
- 耳道清潔液:治療前必備輔助用品
購買時應依獸醫建議與貓咪需求選擇合適產品,避免隨意選購導致療效不佳或過敏反應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如何預防貓耳蟎?
想要防止貓耳蟎找上門,日常照護非常重要。以下是幾個預防重點:
- 定期驅蟲(包含外寄生蟲)
- 定期檢查與清潔耳朵
- 避免與未知健康狀況的動物接觸
- 營養均衡、提升免疫力
- 維持環境整潔與乾燥
建立健康習慣,能有效減少感染風險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小小耳蟎,不可忽視的健康隱憂
貓耳蟎雖然體積極小,卻會造成貓咪極大不適與搔癢。只要你能用心觀察,定期幫牠清潔耳朵並遵循正確的治療方法,就能幫助毛孩遠離耳蟎困擾。從今天開始,養成良好的照護習慣,你家的貓咪也能擁有乾淨舒適、快樂自在的耳朵生活。
Text:PetCity Editori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