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被貓狗抓傷或咬傷了怎麼辦?要不要打疫苗?4招急救方法處理傷口
與寵物相處的過程中,難免會發生小意外,像是被抓傷或咬傷。這些傷口看似輕微,但如果沒有妥善處理,可能會導致感染,甚至留下疤痕。當下該如何正確處理,才能降低風險讓傷口順利癒合?這篇文章帶你掌握正確處理方式,確保傷口順利癒合,不讓小傷口變大麻煩!
Photo from Pinterest
貓狗抓傷咬傷的傷口要送急診嗎
是否需要就醫,取決於傷口的嚴重程度。如果傷口較深、出血不止,或發生撕裂性傷口(大於2公分),應立即前往急診處理。此外,患有糖尿病或正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人,因為傷口癒合較慢,也建議盡快就醫,以降低感染風險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貓狗抓傷咬傷的急救方法
在被貓狗抓傷或咬傷後,應遵循以下步驟,以降低感染的可能性:
- 清洗傷口
迅速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,以清洗乾淨犬貓殘留的唾液,減少細菌與病毒的存在。使用肥皂或清潔液搭配清洗效果更佳。 - 使用抗生素藥膏或抗菌敷料
清洗後務必擦乾傷口,並適量塗抹抗生素藥膏、碘伏或酒精,接著以無菌紗布或抗菌敷料包紮,幫助預防感染並促進傷口癒合。 - 定期檢查傷口,觀察感染跡象
感染通常在受傷後第三天左右顯現,應每日觀察傷口狀況,若出現紅腫熱痛、膿液分泌或發燒,應立即就醫。 - 評估是否需要延遲縫合
深層或位於臉部的傷口可能需要縫合,但醫生通常會在換藥數日後,確保無感染跡象才進行「延遲縫合」,以降低感染風險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貓狗抓傷、咬傷後會留下疤痕嗎
疤痕的形成與傷口深度、個人體質及護理方式有關。以下因素會影響疤痕的產生:
- 傷口深度與縫合方式:若傷口達真皮層,或延遲縫合,疤痕風險較高。
- 個人體質:部分人天生容易形成疤痕,與遺傳、年齡、膚質等因素相關。
- 傷口護理:保持清潔、避免感染、定期換藥、避免過度日曬,有助於減少疤痕形成。
- 疤痕修復產品:矽凝膠、矽膠貼片等能幫助淡化疤痕,通常需持續使用3-6個月才能見效。
若傷口嚴重或擔心疤痕問題,可尋求專業治療,例如雷射或藥物改善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狂犬病疫苗是否需要施打
狂犬病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病毒感染,但可透過疫苗有效預防。是否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,取決於咬傷或抓傷的嚴重程度、傷口位置、動物的健康狀況以及所在地區的狂犬病風險。
- 台灣: 一般情況下,若在台灣地區被當地犬隻或動物咬傷(除非傷口較大或靠近心臟部位),通常無需施打「人用狂犬病疫苗」或「人類免疫球蛋白」。
- 香港: 針對狂犬病高風險人群(如獸醫、前往狂犬病疫區且無法獲得即時醫療服務者),可考慮預防性接種疫苗。一般民眾若被動物咬傷,應根據醫生評估決定是否需要接種疫苗。
Photo from Pinterest
正確處理貓狗抓傷或咬傷不僅能降低感染風險,也能幫助傷口順利癒合。無論傷口大小,都應保持清潔並密切觀察變化,若有惡化跡象,務必及時就醫。良好的傷口護理還能減少疤痕形成,避免留下長期影響。與寵物相處時,除了享受牠們帶來的陪伴,也別忘了保護自己,確保每一次互動都安心又愉快!
圖片來源:Pinterest
Text:PetCity Editorial